
励志青春 培育品格
-----访教育部评估专家组组长朱传礼教授
宣传科 麒生 《天麟报》学生记者吴清清
21日下午2:40到3:10,应本报记者之邀,莅临我院评估的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长朱传礼教授,在百忙中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直奔主题:大学生在校如何更好的学习与生活,请朱教授指点迷津。
朱教授指出,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时期,朝气蓬勃,有个性,也有许多的梦想,这些都是好事,有梦想才有动力,才有希望。但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大学生要励志青春,从一点一滴地磨练自己,注重基本人格的培育,勤奋学习,掌握技能,让青春更加绚丽多彩。
朱教授认为,基本品格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要有责任心。责任心是最基本的人格要素。作为大学生,最根本的要做到对自己负责、对同学负责、对班级负责、对学校负责;其次要有爱心。要先学会爱自己、爱亲人,爱周围的同学、爱班级集体,从而才有可能升华为更高的人格要求,如爱我们的祖国等等;第三是要诚信。这是最重要的人格要求,要将讲诚信落实到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以诚实守信为荣。
“勿以善小而不为”,基本人格的培养,要扎扎实实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才有可能产生出更高品位的素质。如无私奉献、乐于助人,基本人格的培养对于我们价值观的提高是最有益的,只有将其注入自己的灵魂,励志青春,使青春更加绚丽多彩。
谈到大学生如何更好地进行学习,朱教授说,大学生要搞好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扬长避短,在学习中应看到自己的弱点,发扬自己的长处。高职生普遍存在着一个弱点,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所以高职学校要处理好教、学、做三者的融合。要求老师们要研究适应高职学生的课堂形式,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要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要注重实践学习,在实践中获得快乐,同时,再反过来去学习理论知识。
在谈到理想与现实冲突时,朱教授强调说,青年人应树立一种思想:社会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关键是要主动学会适应这种不公平。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大学生才能慢慢地从成长走向成熟,为祖国奉献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因高考的失落,家境等原因,会埋怨社会不公平,这是要不得的,既然来到了高职学校,就应该面对现实,先把自己的专业学好,积累知识,增长才干,以求今后更好的发展。也就是说,把握今天是最重要的,只有把今天的事情做好,想更远的事才有意义。
问及对我院学生的印象,朱教授先是表扬我院学生的优点:动手能力比较强,肯吃苦,第二课堂活动搞得很好,学习也很有激情。他说,山区的学校也有优势,山青水秀,心旷神怡,关键是看怎样提升自己的品味。
“励志青春,厚德报国”,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动指针。

朱传礼教授与《天麟报》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