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新葡平台app官网:以“四新”工作模式引领文化育人新方向
(来源:闽北日报 2024-04-16)
闽北日报
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长期以来,澳门新葡平台app官网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寻求多元突破,创新实践“四新”工作模式,聚焦构建文化育人课程新体系、健全馆校常态化联动新机制、拓展优秀传统文化传习新路径、领略“行走课堂”研习新体验,活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文化育人新方向。其中,《传统文化润人心 培根铸魂育新人》文化育人项目入选2023年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品项目。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
构建文化育人课程新体系
学院针对高职学生特点,面向全校学生分专业、分年级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课程。以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为基准,推出“主色课程”“底色课程”“亮色课程”,构建“三横一纵”文化育人课程体系,夯实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基础。同时,结合专业主色课程特点,在专业课中融入“精”“诚”“仁”“义”等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助力课程思政育人。特别是“非遗”传人作为学校特聘教师,在校内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师库,长期为学生讲授传统文化课程。
搭建协同育人工作平台
健全馆校常态化联动新机制
学院搭建各类协同育人工作平台,建立健全教育与宣传、文化等部门及文艺团体的长效合作机制,先后与南平市文化艺术馆、南平市博物馆、延平区文化馆、南平南词传承发展中心、南平市传统文化促进会、福建汉之缘文化有限公司、延平区工艺美术协会、延平区古琴协会、延平区尚武太极俱乐部、樊登读书延平授权点、得翕堂古琴社、言堇文化、正德棋社等14个单位共建,馆校共创“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基地”,做到校内外美育资源设施联动共享。此外,坚持以文化人、以美育人,与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会、南平市文化艺术馆等进行优秀传统文化志愿项目合作,将“走出去”和“请进来”相融合,促进常态化交流。
以品牌项目活动为载体
拓展优秀传统文化传习新路径
学院基于活动项目化的思路打造朱子敬师礼、朱子成年礼、优秀传统文化节、高雅艺术进校园、中华经典诗词诵读赛等校园文化品牌项目,充分运用校内外资源,将项目做优做精。
2022、2023连续两年蝉联福建省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一等奖;2023年经典诵读《英雄时代》获得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全国二等奖,歌颂民族英雄题材诵读作品《嘎达梅林》获得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全国三等奖,学院获优秀组织单位。
同时,学院开展好“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春节写对联、清明节缅怀、端午包粽子、中秋游园、重阳登高等活动,让学生在品味民风民俗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培育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学院支持学生成立清欢汉服协会、茶艺协会、觅音民族器乐社、舞龙狮队、武术协会、棋艺协会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社团数十个。运用多种载体,拓展研习路径,全方位开展民间乐器学习、茶艺研习、书法文化、汉服展示等体验和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其中,中华舞狮项目受邀请参加2022年福建省老年健身大会开幕式文艺表演。茶艺协会会员获2023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华茶艺赛项一等奖。清欢汉服协会的汉服出行日、朱子婚礼策划执行等项目受到了人民日报、闽北日报等主流媒体关注,成为学院“最华夏”的一张惊艳名片。
绘制美丽乡村“新画卷”
领略“行走课堂”研习新体验
为加深对八闽城乡文化、国情社情的了解,学院紧扣“追寻领袖足迹 赓续中华文脉”主题打造了“重走朱子之路”“晋江精神”“海丝文化”等假期“三下乡”研学活动,组织学生走出去,用脚步丈量中华大地,亲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院还组建乡村墙绘小分队,运用专业优势,在研学过程中,将朱子家训文化融入乡村墙绘,还运用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多渠道助推乡村非遗文创产品,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下一步,学院将进一步深化实践“四新”工作模式,充分发挥闽北文化资源优势,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原文刊载:闽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