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纪委办公室
网站首页|工作职责|工作动态|党支部动态|政策法规|制度建设|廉政文化|信访举报|通知公告|警钟长鸣
2023年度十大反腐热词 01-05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陶冶... 05-23
八德:中华文化的基因 04-15
良好家风乃领导干部廉洁... 04-15
2016正风反腐新期待 01-12
更多>> 
请输入要搜索信息的内容!

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海瑞路1号

邮编:353000
电话:0599-8467241
Email:fjlzyjcs@126.com

 
廉政文化
“点到为止”丢责任 执纪还是点透好
2015-05-21 15:38     (点击: )

“点到为止”丢责任 执纪还是点透好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从严治党要敢于担当,具有‘眼里不揉沙子’的严肃性、认真劲,切实解决执行纪律失之于宽、松、软的问题。”“要有‘啄木鸟’精神,治病树、拔烂树,保护森林。”这些要求,既有敲打,也有希望;既一针见血,又意味深长。

在地方反腐中,有的地方仍是“吼吼嗓子”、“摆摆架子”、“做做样子”,有的地方“柿子拣软的捏”,有的地方在问责上有“凑数”嫌疑,等等。此类现象,有一种作祟的思想叫“点到为止”,它颇有影响,积弊成习。

人们不乏见到如此情形:对众所周知的问题,领导在大庭广众之下罗列一番,怒斥一番,严厉一番,任何人任何单位也不涉及,空抡棍子空打雷,一阵风吹过,烟消云散。对明显的个人问题,打“礼炮”、“哑炮”、“隔山炮”,提点希望,隔靴搔痒,了无成效。

点到为止,点是蜻蜓点水,止是浅尝辄止,是一种点缀,是一种敷衍,图了好看,走了过场,留下了毛病。

点到为止,常见于武侠小说,武士切磋武艺,双方手下留情,以不伤人为目的,也就是亮亮招数,比划比划,切磋切磋。实际生活中的点到为止,表现为说话时只是轻轻触及话题的边缘,含蓄“示意”;行动行为上做出小动作,示意对方明白你的意图。其从言到行都是“边缘化”,不触敏感、不戳要害,虚晃一枪,干打雷不下雨。

点到为止,不是鞭长莫及,不是无能为力,不是认识不到,而是伸手可及却不去抓死,是能够管理的不去管住,是看清看透的不去作为。里头的原因,可能是只栽花不栽刺的好人主义,可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庸俗哲学,可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油滑习气,也可能是怕逮不住狐狸弄身骚的袖手旁观,也可能是怕拔出萝卜带出泥的心惊胆战……官员大多不愿意下属出问题,互相包着护着,人人无事,才有天下太平。所以,便点到为止,应应腔,点点卯,应付了事。

点到为止,倘若是讲究方法艺术,底细了解清楚,分寸拿捏得当,火候掌握合适,少些尖刻,多些委婉,少些生硬,多些温情,也不失为一种妙招。但什么问题都点到为止,这对自觉主动严于律己者来说,可能管用;对皮糙肉厚者来说,可能如对牛弹琴;对心怀叵测、精明者来说,可能正中下怀,你玩精明,他装糊涂。大家都打太极,都玩花活,没了原则,没了正气,那就乱章法、无体统了。

“啄木鸟”觅食害虫,也是要“点”的,敲击树干笃笃作响,通过声音能准确寻找到害虫躲藏的位置。嘴像凿子一样啄开树皮,凿出洞来,直接插进木质内的巢穴,把害虫吃掉。其“点”,是准确,找不到则敲不止;是深入,凿不通就一直凿,直到消灭害虫为止。

点到为止,宽容倒也宽容,却是姑息养奸;超脱倒也超脱,却是丢了责任。所以,对人对事,执行纪律,还是点正点透的好,揣小心眼,弄小动作,既不光明正大,也成不了好事。(王晓河)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澳门新葡平台app官网-监察室
学校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金山路140号 (天麟校区)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海瑞路1号(江南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