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省委“学深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以及深入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走深走实。5月25日,经济管理系学生第三党支部开展学习《习近平在福建(上)》主题读书活动,本次学习由经济管理系学生第三党支部书记黄玲主持,预备党员参加本次活动。
首先,黄玲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被采访者,原福建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游德馨同志。游德鑫,1931年2月生,福建罗源人。1984年3月入党,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福州市区县乡和市直机关工作。1980年任福州市市长。1984年任福建省副省长兼外经贸委主任。1992年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93年任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2005年3月离休。
接着,同学们通过游德馨同志的采访,深入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第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当任地委书记时,十分重视宁德的发展,提出了“四下基层”,支持下党乡的脱贫工作和建设发展,做好“造福工程”。第二,习近平总书记到福州当任市委书记,支持编制了《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提出了“3820”工程,提出建设“数字福州”的重要决策。第三,习近平总书记重视林业改革并 专门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福建的林权改革,并提出进一步改革的要求;他还十分关注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安全,就“餐桌污染”作出批示,在他的指导下,福建开展了“餐桌污染”治理工作,是全国第一个治理“餐桌污染”的省份等。
最后,在黄玲老师带领学习下,同学们了解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工作和为人处世上的特点。即在用人导向上,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非常明确,他为鼓励干部大胆做事,他建立了容错机制;在平时的工作中对老干部非常尊重,也非常关心,很亲民;在学识上,他博览群书,眼界开阔;在生活中简朴、不搞特殊等。
学习完《习近平在福建(上)》中的游德馨同志采访后,支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纷纷表示收获颇多。
通过本次的主题教育让我更加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极力倡导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他认为一个领导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在宁德,他从实际出发,提出“四下基层”,做好“造福工程”,加快落后地区摆脱贫困;在福州,他提议并主持制定了“3820”工程等,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切工作都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他不断激励我严格要求自己,全面发展。我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身上的宝贵精神,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变成更好的人,为身边的人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邓仪婧
游德馨同志在采访中说到: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当任市委书记的时候,他做事非常扎实,也很有魄力。在福州期间,他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为方便人民群众办事,他提倡并实行“一栋楼办公”,提出“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要求,受到各方好评。还在他的指导下,福建展开课“餐桌污染”治理工作,是全国第一个治理“餐桌污染”的省份。“餐桌污染”治理连续14年被列入福建省“为民办实事”项目。由此可见,习近平同志思想十分超前,对民生十分关心。我们要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把个人理想和梦想主动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
——张玉琴
通过学习《习近平在福建(上)》中对游德馨同志的采访,让我们认识并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情况,如在提出构建“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发展战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一系列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工作上始终把人民群众挂在心上、贴近群众,把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应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不断提升我的知识水平,开阔自身眼界,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
——廖锡玥
通过此次的活动,使支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充分了解到习近平总书记一心为民,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伟大思想,同时也丰富了党支部的学习氛围,加强了支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性修养。他们纷纷表示,将在接下来的生活中能够努力学习,共同奋斗,有一份光,发一份热,为国家的伟大事业舔砖加瓦,一起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