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散去,国殇难忘。在“九一八事变”发生93周年之际,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使命感,引导他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经济管理系青年先锋队于2024年9月19日在科教楼402教室组织展开了以“铭记九一八,吾辈当自强”为主题的青年公开课。本次公开课由经济管理系党总支书记陈剑勇老师主讲,学生党支部56期和57期入党积极分子、陈剑勇书记联系班级电子商务2401班全体学生参加。
本次青年公开课分为四个部分:一是铭记历史,血与火的记忆;二是勿忘国耻,九一八事变始末;三是抗战忠魂,向铁骨铮铮致敬;四是警钟长鸣,绝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公开课上陈剑勇书记围绕历史的深重苦难,先辈们的英勇奋战以及和平的来之不易,向我们详细阐释了“九一八事变”。讲解中他提到了柳条湖事件,辽宁吉林主要城镇沦陷,黑龙江主要城镇沦陷,锦州哈尔滨沦陷以及满洲国的成立,以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为开端,随后迅速侵占整个东北三省、建立伪满洲国并开始了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陈剑勇书记指出,我们铭记纪念历史不是要延续仇恨冤冤相报,而是要倍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只有人人都牢记历史的教训从苦难中汲取向上的力量,和平才会一直和我们同在。
随后,陈剑勇书记以王铁汉、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以及八女投江为例,向同学们讲述了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残暴的侵略者,顽强的中国人民不畏艰难奋起抗战。他们以血肉之躯书写了中国人的风骨和力量。中华民族历来是个英雄辈出的民族,不论是吃棉絮枯草战斗的抗日英雄杨靖宇,还是被捕后遭受种种酷刑却始终没有一丝屈服的赵一曼。英雄们用肉体的陨灭,见证生命的意义,捍卫民族的尊严,用行动诠释英雄的内核。
陈剑勇书记强调“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无可救药的”,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党员、青年学生,我们仍要永远保持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就此,陈剑勇书记向同学们提出几点要求:一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二要增强党的执行能力,三要提高党的决策科学性。
有一种精神历久弥新——“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14年的浴血奋战,14年的风雨兼程,换来了中华民族重新站起来。新征程上,赓续抗战精神,敢于抗争勇于抗争,始终保持头脑清醒、站稳政治方向、举好旗帜,不为杂音噪音所扰。青年生逢其时,当勇挑责任,在烈日下壮筋骨,在风雨中长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