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学院主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团委
 学院首页 | 团委首页 | 团委机构 | 规章制度 | 团学动态 | 系部风采 | 团的知识 | 资料下载 
团学动态
更多>>
· 我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五进乡村”...
· 喜讯|我院荣获福建省第四届中华经典...
· 喜讯丨我院学子在福建省第十七届运...
· 喜讯丨我院晋级福建省第四届中华经...
· 喜讯丨我院学生荣获南平市第十九届...
· 喜讯丨我院荣获多项南平市延平区禁...
· 院团委举行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
系部风采
更多>>
系部风采
团委首页>>系部风采>>正文
喜迎二十大,青春三下乡|建筑工程系开展“寻访古建之美,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22-07-05 16:31 hy    (点击: )

窗体顶端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学院组织开展2022年“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围绕党史学习、乡村振兴、科技支农、百校进百村等主题,成立了13支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分赴全省各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前后历时一个多月。

2022年6月30日至7月3日,来自建筑工程系的12名青年学子组成“筑梦”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在系学生科科长兼团总支书记刘克芹老师、辅导员陈慧婷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刺桐古城”泉州,通过缅怀革命先烈,研学泉州历史文化,寻访闽南古建筑及学习古建筑保护、利用和传承模式,更好地赓续红色血脉,用专业技术服务,守护文化根脉,助力乡村振兴。

 

一、开展红色教育,砥砺初心使命

刺桐城北的莱山上,白云青山环绕,苍松翠柏成荫,始建于1991年的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掩映其中,高耸入云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与不远处的大坪山郑成功雕像遥相呼应,承载着泉属1730多名英烈的历史功勋和全市870万军民的无限追思。

2022年7月1日,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的纪念日,在这个光荣神圣的日子里,由师生党员组成的社会实践团来到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缅怀先烈。

 

实践团中,7名学生党员为退役军人,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他们身着迷彩、步履坚定。在庄重亦肃穆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师生党员深情鞠躬并重温入党誓词,表达了对革命先烈们深切的缅怀和无比的敬仰。

 

 

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后,师生一行来到烈士纪念馆。馆内分为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四个部分,陈列着李子芳、陈平山等近百名著名革命先烈的生平事及相关的革命文献、旧址照片等,全面生动地再现泉州地区党组织和人民群众英勇斗争的光荣历史。

 

在参观学习中,建筑工程系党总支书记王云彪专程莅临现场为青年学子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他带领青年师生一起重温革命奋斗历史,勉励师生用心学党史、铭记先辈丰功伟绩,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同时,要学好专业本领,不负韶华,以青春之我建设伟大祖国。

 

 

 

树碑昭英烈,历史启后人。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的生动课堂让青年师生们深刻认识到,革命先烈为建立新中国、为解放中华民族、为人民幸福而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师生们要继承和弘扬革命精神,立足本职岗位,以饱满的爱党爱国爱校热情,建功新时代。

二、研学历史人文,厚植爱国情怀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古城是历史的记忆。回望历史,不同时期的建筑在当下都有不同的意义。为更深刻地领会爱国主义教育这堂“大思政课”,更全面地了解泉州当地的历史人文风貌,社会实践团前往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和泉州博物馆进一步研学闽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

 

泉州这方钟灵毓秀的古老热土,由于地理位置比邻台湾海峡,成为全国著名侨乡、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不仅是一座反映中国大陆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也是研究大陆与台湾关系史特别是闽台关系史的重要学术机构。

 

参观闽台缘博物馆,师生们对海峡两岸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五缘”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知。福建与台湾一水相连,闽台同根同宗,一脉相承。闽台缘博物馆陈列馆从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风俗学等多个学科出发,展现了台湾自古是中国不可分割领土的历史事实,让师生们深化对于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的理解,增强维护祖国统一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泉州博物馆是一座具有闽南建筑风格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所在地,更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民终生教育场所。

 

走进泉州博物馆,大量革命遗址和红色文物,见证泉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见证砥砺奋进的胜利轨迹。除此之外,馆内举办有泉州历史文化、泉州南音、戏曲艺术、泉州古代书法等陈列与展览,“筑梦”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从建筑学的视角,通过实物模型、文献、影像等资料,了解古城建设的历史经纬,探讨闽南风格古建筑美学,领略南洋风情建筑风格。

 

 

 

 

三、着眼技术服务,筑梦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就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不遗余力,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他在谈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时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建筑工程系正在开展古建筑测绘技术服务项目,在南平、三明、泉州等地进行古建筑测绘服务,并面向社会开展建筑测绘培训服务。此次建筑工程系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围绕“寻访古建之美,助力乡村振兴”,以采风实践让师生更好地走近古建筑,探索如何更好地用技术服务保护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在历史文化教育熏陶中,“筑梦”实践团成员深入泉州特色古建筑群,来到崇武古城、泉州府文庙、晋江市五店市等地,在多样的古建筑风格间,感受古代建筑技术的智慧。

崇武古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明代石筑古城,为抵御倭寇所建,全部由花岗岩石条砌筑,不仅城墙如此,古城内部街巷及城内民居大部分也均由石条砌筑,结构、材料和施工工艺代表了当时的建筑成就,是沿海独特的防御性所城范例,是我国军事史、建筑史、艺术史的珍贵例证,也是闽南文化的重要体现,是非常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泉州府文庙历史悠久,唐开元年末始建,是集宋、元、明、清四朝代的建筑形式的孔庙建筑群,目前内设有“泉州府文庙文物陈列馆”、“泉州历史名人纪念馆”、“泉州古代教育展览馆”。其规模宏大,殿宇壮丽,凸显了泉州府文庙建筑的礼制等级和官方身份,侧面反映了宋元海外贸易带给泉州文化上的繁荣和政治上的特殊地位,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店市”并不是一个城市,而是有闽南特色的红砖厝建筑古村落,是晋江城区的发源地,横跨明、清、民国三个时期,掩映在密集的高楼大厦中间,在当地历次现代都市改造建设中得以幸存,并受到不断升级保护。

 

古民居建筑涵盖着建筑学、社会学、人文学等多项内容,突出了古人在兼顾地理环境、经济利益和文化传统三方面需求的高度智慧。古厝建筑蕴含着的审美观,凝聚着世代传承的亲情,承载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在古厝中感受历史沉淀的红砖文化,让我们宛如回到了“古早”的泉州。

身临充满古建筑文化底蕴的古厝群中,师生们亲身感受到了经过历史沉淀的文化魅力,看到一扇扇充满温暖而疏远记忆的大门里浮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怀揣着保护古建筑、助力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实践团学生们发挥专业特长,在参观走访时,不仅与当地老党员亲切访谈,了解建筑相关历史文化知识,更用画笔和镜头生动地记录下这些古建筑的模样。

 

 

 

 

实践团学生还在古城区开展青年志愿服务,主动捡拾、清扫古城垃圾,为群众营造良好的参观环境,身体力行维护古城区的美丽。

 

 

 

为了有针对性地保护好每一座古建筑,为今后的修缮与保护提供技术服务,实践团师生在暑期社会实践走访行程结束后,回到学校专业实训室,将手绘古建筑图在电脑上做进一步测绘处理,将古建筑绘制成图纸,运用专业知识助力社会建设。

 

 

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紧扣“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活动主题,师生们在寻访学习过程中上好社会实践“大思政课”,更深刻认识到运用专业技术服务乡村振兴,青年一代责任在肩。作为青年学子,应当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奉献于这个时代、不负于这个时代、无愧于这个时代,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青春力量。

窗体底端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澳门新葡平台app官网-团委
学校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金山路140号 (天麟校区)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海瑞路1号(江南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