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林院团〔2016〕13号
关于开展2016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预通知
各系团总支、团支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努力做到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积极投身新福建建设实践,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贡献力量,院团委决定组织全院学生开展201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请各系团总支按照通知要求,根据本系特点深入动员,积极组织,认真落实。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契机,以引领青年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投身于“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建设为重点,围绕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坚持社会实践与社会观察、志愿服务、专业学习、就业创业的有机结合,按照“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和“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通过组建实践服务团队,倡导和组织大学生走进基层、走进农村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扩大活动覆盖面、提升活动实效性,探索总结实践育人新机制。
二、活动主题
青春建功新福建·携手共筑中国梦
三、重点团队
以“青春建功新福建·携手共筑中国梦”活动为依托,紧密结合学生党员创先争优活动,广泛开展理论普及宣讲、国情社情观察、科技支农帮扶、教育关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美丽中国实践、就业见习、文化交流、志愿服务等活动,扎实推进本年度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进一步增强广大团员青年的奉献意识、责任意识、志愿意识,用实际行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传递正能量,为共筑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1.理论普及宣讲团。结合高校共青团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四进四信”活动开展,组建大学生骨干实践团队,深入农村乡镇、城市社区、厂矿企业等,主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形式多样的普及宣讲活动。
2.国情社情观察团。组建包括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校园媒体记者等成员的高校实践团队,深入城镇、乡村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等,切身感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面貌、新成就,深入领会“十三五”规划、“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刻理解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3.科技支农帮扶团。结合我院林业特色,组织由林业或园林类专业教师和其相关专业学生组成的实践团队,到相关县域与当地农(林)业部门或农广校合作,开展农(林)技人员培训、农(林)业科普讲座、先进农(林)技推广、为农民提供“田间地头”的生产实践指导等服务活动。
4.支教关爱服务团。深入福建省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的贫困县(乡)、留守农民工子女相对集中的乡(镇)村学校等开展支教服务活动。协助当地教育部门开展教师培训,帮助当地优化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以关爱留守儿童为重点,组织大学生团队开展课业辅导、素质拓展、亲情陪伴、文体活动、爱心捐赠等志愿服务。
5.文化艺术服务团。结合我院林业生态文化建设,组建文化艺术实践团队,以弘扬时代精神、倡导文明新风为目标,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精心编排基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贴近基层生活实际的文艺节目,到乡镇农村开展巡回演出。
6.美丽中国实践团。鼓励广大青年到农村基层、县域城镇和城市社区,围绕环境污染、水资源保护、垃圾处理、气候异常、资源开发、自然灾害预防等,开展科普知识宣讲、社会调查研究、发展建言献策等活动。院系级重点团队可围绕培育民族精神、民族自信,充分发掘并利用我省优秀的乡土文化资源,开展考察调研、学术研究和社会科学普及等活动。
7.就业见习。进一步推动我院创业就业和社会实践工作,方便学生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创业就业和暑期社会实践平台。让他们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在实践中接受锻炼,利用暑假返乡机会在实践中改进认识、提高能力,增加职业体验,提高就业创业竞争力。
8.文化交流。用身边各类资源开展图书捐赠活动,巩固乡村图书站(室)建设,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和倡导文明新风宣传,传播科学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9.其他志愿服务。(1)组织留校学生深入学校附近的社区,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主题教育,引导社区群众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积极参与到共筑“中国梦”的行动中来,为社区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及精神文明建设做好事、做实事;(2)组织返乡同学依照“就地就便”原则,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开展法律咨询、支教扫盲、环境保护等科技、文化、卫生服务等活动,为城市、乡村的发展做贡献;(3)其他文化、科级、卫生“三下乡”及城市志愿活动等。
四、专项工作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团中央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相关要求,根据《关于开展2016福建省高校助力脱贫攻坚行动的通知》,决定开展以“青春扶贫”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专项行动,主要工作任务如下:
1.专门组织重点县在校大学生开展返乡社会实践。各系在摸清重点县在校大学生数据的情况下,积极动员重点县在校大学生以组队的形式赴家乡开展社会实践,并推荐其中优秀的团队为省级、校级、系级重点实践团队,将给予以包括人员、物资、经费等多方面的优先支持。
2.双向选择,全面覆盖。结合对福建省23个县的实际需求,各系结合学科和专业优势,主要围绕科技知识普及、村级发展规划、文化艺术合作、农(林)业技术服务、当地资源开发、支教志愿服务等项目,邀请专业教师参与,提供知识与技术保障,集中力量开展“青春扶贫”暑期“三下乡”专项行动,力争实践队覆盖23个县的所有乡镇。对于前往重点县实践的团队,要优先考虑推荐省级、校级、系级重点团队,在人力、物力、经费和材料上予以重点保障,不要给地方增加负担。
3.走村入户,专题调研。各系安排前往重点县开展暑期“三下乡”行动的实践队,携带由福建团省委统一制作的调研问卷(项目实施前找团委索要),以走村入户的形式开展“千村万户”扶贫专题调研活动,了解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力争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实践结束后,各系负责收集调研问卷,汇总相关数据,统一报送给团委,由团委报送至团省委学校部。
4.发挥优势,志愿结对。各系在暑期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发挥学科、专业、人才等资源优势,根据各重点县的需求,志愿与相应重点县结成对子,开展合作,精准帮扶,形成长效的结对帮扶机制。
各系要将此项工作列为201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点,团委对于参与专项行动的团队,在人力、经费、物料上予以重点保障,在评奖评优上优先考虑,按照以上工作任务,逐一落实,加强对相关工作的督导,做到保质保量。团委将把各系参与组织“青春扶贫”专项行动的情况,作为本年度暑期社会实践评奖评优的主要依据,对优秀的团队和个人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进行重点表彰。
五、活动组织方式
活动可采用集中组队和个人分散参加社会实践两种方式,全院每一个学生都要以不同形式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各系团总支至少要组织一个社会实践小分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各团支部、社团也可组队参加实践活动,需向各系团总支、团委报备审批。
六、活动安排
1.宣传布署工作
6
月3日
-
6
月17
日
进行2016年暑期社会实践宣传部署;通过会议、海报、广播、班级、QQ群、微信等方式进行宣传,宣传内容为2016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组织方式及注意事项等。
2.组队申报阶段
如有集中组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则需填写社会实践申报表,并于6月17日前上报院团委,经学院审批之后,方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各团支部、社团组队参加实践活动的,需向各系团总支、团委报备审批;个人分散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无需申报。
3.项目论证立项阶段
6
月22日
,召开2016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项目论证会,各实践团队务必准备论证汇报材料(PPT),包括项目意义、实施方案、预期成果、经费预算,并接受答辩。对于通过论证已经同意立项的团队,请于
6月
30日
前将实际组建的院、系级重点团队信息通过“三下乡”活动官方网站进行报备(具体流程见网站说明)。未登记报备的团队,将不能申报相关奖项遴选。并通过福建数字共青团团务管理系统(http://login.fjcyl.com)进行活动发布,组织团队成员报名。
4.活动实施阶段
7月-8月要求每位同学利用返乡、实习、勤工俭学等机会,结合自身专业特色、联系实际,突出重点,注意实效、就近开展形式多样的、有意义的、不少于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5.总结阶段
9
月1日
-30日做好总结工作。首先由各系组织做好暑期社会实践交流、总结及第一轮优秀个人评比工作,各系将评比产生的优秀个人前八名上报学院,由团委组织专家进行第二轮评审,优秀社会实践小分队由团委直接组织评审,最后对于入选的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和优秀小分队进行表彰。
七、活动要求
1.各系要高度重视今年的社会实践组织工作,要早规划、早准备、早联络、早动员、早组队,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形式多样的,有益的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
2.各系要认真制定活动方案和具体落实措施,认真研究新情况,大胆探索新方式,努力解决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活动的载体、途径、方法、领域等方面不断探索与创新。实践活动要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并能产生较高价值的实践成果,使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3.参加社会实践要讲奉献,讲收获,办实事,办好事,在实践中注重学用结合,认真思考和及时总结,努力把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4.各系要高度重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安全教育引导和安全制度保障,做好暑期社会实践安全教育工作,认真制定好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安全保障工作方案,切实落实好各项安全保障措施,确保社会实践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5.重视总结、宣传,积极扩大实践影响。广泛动员学生参与由团中央联合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青在线、腾讯网、新浪网等开展的“镜头中的三下乡”等作品遴选活动和“青春三下乡”等专题线上活动。各系要注重社会实践成果的总结和分享传播,要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和大众传媒、校园传媒等多种形式,及时将社会实践队活动开展情况、经验探索等信息进行动态播报,各团队播报时可 @福建团省委学校部 @团中央学校部 @青春三下乡等,加强对活动中优秀个人和事迹的宣传报道。社会实践结束后,要求各系要举办一场社会经验交流暨总结表彰大会,扩大社会实践在同学中的影响,做好总结表彰工作。
6.请各系于
6月
17日
前填写《2016年澳门新葡平台app官网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申报表》,请同时将本系暑期社会实践整体策划方案及详细的组队计划上报院团委。(所有材料请同时提交纸质版和电子版)
八、社会实践活动提交材料要求:
社会实践结束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同学必须提交社会实践报告及其他材料(如;相片、实践日记、相关报道等)。
社会实践报告,报告应包括;标题、前言、正文、结语、落款五个部分。
标题;可以是公文式标题,既《关于……的实践报告》。
前言:写出社会实践的参加者、实践的主题、地点。然后用“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于下”从而过渡到正文。
正文:写实践者根据自己想要的报告的内容,例如:活动内容,经验体会,理性思考,问题和建议。作为学生应该着重写自己的认识,特别是写出自己的体会,思考的理性认识,对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评价。
结语:可以写出作者对此次活动的意见、批评或者建议。
落款:署名和报告时间。写上参加实践者的个人或群体(如班、组),报告完成时间。
应该注意的是,写作时可以按以上几部分构思,但行文时不要写上“前言”“正文”“结语”“落款”等字。
联 系 人:叶新颖
电 话:0599-8461410
电子信箱:fjlzytw@163.com
三下乡”活动官方网站:http://sxx.youth.cn
团中央学校部腾讯官方微博:e.t.qq.com/gqt-tzyxxb-dxc
团中央学校部新浪官方微博:http://weibo.com/1459507082
团省委学校部官方微博:e.t.qq.com/gqt-13fj-tswxxb
附件:2016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申报表
共青团澳门新葡平台app官网委员会
2016
年6
月12
日
抄送:团市委、党办、各团支部。
共青团澳门新葡平台app官网委员会办公室
2016
年6月12日
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