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7日晚19:30-20:30,学工部联合爱力师特邀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叶一舵老师为大学生带来“好心态怎样炼成——谈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的精彩直播课,全校学生同时段观看了此次直播课。

叶老师从积极心理品质是什么?大学生为什么要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怎样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三个方面进行讲解。
叶老师首先介绍了积极心理品质,心理学家塞里格曼提出积极心理品质的“幸福五要素”——意义感、人际关系、投入参与、积极情绪和成就。叶老师强调积极心理品质就是避免心理问题的“防护墙”。叶老师具体介绍了以创造力、好奇心、爱、感恩、勇敢、希望等为代表的人类积极心理品质。
叶老师以生动形象的半杯水还是半个空杯子让同学们意识到换个角度、以积极的心态看问题即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这就是积极心理学之所以强调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性。
对于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叶老师认为:一、选择并营造人际环境;二、积极向上进取,包括进行自我激励、扬长避短、悦纳自己、相信事在人为; 三、和谐人际关系,包括学会宽恕别人、乐于助人;四、训练情绪调控,保持良好心态;五、善待人生机会;六、善于乐观思维。
同学们在直播课中学习积极心理知识,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对于帮助大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提升心理调适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为积极推进《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和《健康中国行动一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提升心理健康素质,共同构建和谐健康校园的又一有力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