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传统 服务社会 参与竞争 迎接辉煌——福建林业学校复办及发展回顾
发布者:林威,苏孝同     发布时间:2013-07-14

1974年福建生产建设兵团撤销,兵团所属的各林业团由省林业厅接收,福建林校在同年复办。为补充师资,1975年 初,许宝龙副校长带队到各林业团选调一批经林业基层生产实践锻炼的大学生到林校任教。我们有幸经领导推荐,并通过考核调入学校,亲历了学校从复办到升格为 高职的全过程。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们把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都奉献给了学校,而我们也和学校一起成长,从普通教师成为学校领导。难忘任教三十年中与学生相处 的日日夜夜,难忘曾与我们共同艰苦奋斗、休戚与共的亲密同事。

一、肃清文革流毒,继承发扬优良传统。

1975年9月,复办后招收的第一批工农兵学员入学了。这批学生分林业、测设、采运、机修四个专业,共160人, 由各地市招办推荐入学。学生中党员多、复退军人多,年龄和文化程度相差悬殊。正式开学不久,北京就发生了“黄帅事件”,一个小学生向党报写信批判教师,这 事被“四人帮”利用来打击“不听话”的知识分子。一时间,“三报一刊”猛批“师道尊严”和“臭老九”,后来又是学习“朝农经验”,以劳动代替教学,又是张铁生的“白卷英雄”,又是“上海机床厂业余工人大学”的“以干代学”,教育界一下子乱了套。混乱的教育思想和不按教育规律办学的做法,严重冲击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我校首届招收的这批工农兵学员很不错,他们政治上很成熟,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不轻易随波逐流。他们遵守学校纪律,对老师也很尊重,虽然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但大家学习都很刻苦努力。刚复办时学校条件困难,要在草棚学习、就餐,要参加繁重的建校劳动,还要到后山植树造林,但他们毫无怨言,对照当时的国内教育环境,他们的表现令教师深感欣慰。

学校刚复办时,教职工由三部分人组成:一为老林校回来的老教职工,一为生产单位选调进来的大学生,一为从设计院和林业厅直属单位借调的工程技术人员。在校党委领导下,三类人员相处不错,大家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度过复办初始阶段的困难时期。

这 时期采运专业的几位青年教师向学校要来一间空置的库房,从林科所、厅物资仓库、各采育场和废品公司收集了一批零部件,自己动手修复了几十台油锯、汽油机、 柴油机,制作了一批教学模型和挂图,建立了复办后的第一个采运机械专业实训室,可以方便地进行课堂现场教学和实习,引起学校关注。复办初期,几乎所有的教 学标本都是由师生修旧利废,亲手制作,从无到有,就这样组建了学校复办后的最初一批实验室。

1976年10月, 文革结束了,学校终于可以按教学规律正常抓教学了。在学校安排下,从老林校回来的老教师对我们认真“传帮带”。我们听过林思明老师的《如何上好一节课》的 讲座,也接受过老教师们的听课和指导。教学管理部门连如何写教案都认真把关,黄吉星校长还亲自抽查过全校教师的教案。80年代初,学校实验大楼、礼堂、图书馆、学生宿舍相继落成,几十个课程实验室添置了新设备,教学条件逐渐改善,学校真正完成了复办工作。1983年,黄吉星校长退休,陈传馨老师任校长,学校中层进行了调整,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进入管理岗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开创了新局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学校走上繁荣发展的新阶段。

80年代初,以采运专业科为依托,我们进行了广泛的毕业生追踪调查。我们选择了数百名不同时期的毕业生进行追踪调查,收到全省26个林业局对856名毕业生的评估表。基层用人单位认为:福建林校各个时期毕业生的主要特色是懂理论、会操作、能吃苦,他们在基层工作比较安心,能上能下,没有架子,动手能力强,能解决实际问题,实干精神好。毕业生也反映,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学风对毕业生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

不 同时期毕业生对在学校接受教育过程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第一,学校在创建和复办过程中形成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他们在校期间就培养了吃苦耐劳、勇于克服 困难的品质,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基层的艰苦环境,并得到基层和社会的认可。第二,学校老师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风严谨扎实,教学精益求精,对学生严格要 求、耐心引导,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第三,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产实际,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努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特别是毕业前 的综合实习,能结合林业生产实际开展,等于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见习技术员训练,这对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就能很快适应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正是学校复办 以来坚持发扬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二、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

在复办之初,学 校就十分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在后来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学校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学生的专业实践训练是由浅入深逐步进行的,如新生一入学,就由老师进行专业 介绍,参观本专业成果展览,参观从育苗、森林培育到采伐利用的全过程,让新生刚入校就初步了解本专业学什么,将来干什么,这叫“认识实习”。日常教学中有 课堂的现场教学、课堂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综合实习等。从入学到毕业,形成由浅入深的实践教学体系,并有相关的实践考核标准。

学 校鼓励各专业结合教学,向生产单位承接一定生产任务,实现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如林业、森调专业的二类资源清查、造林规划设计、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等,采运 专业的伐区工艺设计、林区道路测量设计等。由于长期坚持,逐渐形成传统,也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每年一到毕业实习阶段,就有生产单位主动来到学校接收学 生。我们的学生在实习期间除了完成生产任务,还开展学雷锋活动,主动打扫公共卫生,办宣传栏,与职工搞体育比赛和文艺联欢,很受生产单位的欢迎。这些做法 既密切了学校和生产单位的联系,也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

为锻炼教师的实践能力,及时追踪新技术的应用情况,学校支持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或假期,有组织地向社会承接一定的技术服务项目。如采运专业建立了勘测设计室,学校为他们办理了测量设计许可证,可以对外承接相应技术服务,在90年代南平库区建设和316国道建设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学校打出了名气。林学类的调查规划设计和植物标本鉴定也在技术服务中逐渐建立起信誉,有些教师还成为省内相关行业的专家。

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办学社会效益的提高,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据五十年校庆时的不完全统计,1985年到2003年,学校为本省林业、交通、库区等部门先后测设公路45条,总长294公里(其中178公里为高等级公路)。学校先后完成森林资源二类清查610.45万亩、水土流失普查398万亩、自然保护区调查5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调查287万亩、造林更新规划设计2.5万亩、乡镇林场建档28万亩、伐区工艺设计1.26万亩、森林经营方案编制5.4万亩……,产教结合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受到社会的好评。

学校在这一时期发展中,一批60年代出生的青年骨干教师迅速成长,成为学校教学、科研、技术服务第一线骨干,有的进入学校中层岗位。1990-1993年学校先后通过林业部和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评估,获得“林业部优秀中等林校”、“国家级重点中专”等光荣称号。可以说,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学校复办后发展最好,也是回报社会最多的时期。


  • 更新办学观念,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办学

1995年, 我省率先实施招生并轨。次年,全国迅速推广这一做法,中专生从此不再由国家包分配。同时期社会上也掀起一股教育产业化、否认教育的公益属性的舆论,对职业 教育造成极大冲击,中专的招生工作一下子走向低潮,一些学校的办学陷入困境,我们学校也不能幸免。在严峻的形势面前,我们不等不靠,决心调动一切积极因 素,依靠自己的努力,走“更新办学观念,参与社会竞争”的道路。那几年学校进行了几项对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的改革。

1、 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对原有的专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以适应招生并轨后必须面向社会招生和就业的新形势。这一时期我们得到主管厅的充分理解和支持,在政 策上省林业厅从未对学校有过制约。几年时间,学校果断停办了一些老专业,先后新创办了社会就业比较好或有发展前景的新专业,如市政工程、土木工程、森林生 态旅游、园林技术、财会电算化、计算机应用、木材加工(室内设计)等。在那困难的几年,教师为适应新专业的教学,边工作,边进修学习,大家咬紧牙闯过难 关。专业的成功改造,让招生局面逐渐改善,学校开始走出困境。

2、 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办学,形成多样化人才培养格局。在办好中职教育的同时,学校创造条件与省内外高校联办了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现代远程教育、高 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学校先后成立了“北京林业大学成教学院福建分院”、“北京林业大学农业推广(林科)硕士研究生教学站”、“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福建 林业学校远程培训点”、“哈尔滨工业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福建林业学校教学站”。并被劳动部和林业部及有关部门确定为“林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 “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考点”、“福建省工人高级技术培训基地”等。依托这些机构,学校每年都开展大量的职业培训、岗位培训 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同时并举。

随 着办学观念的更新,学生在校经学习培训和参加国家有关考试,就能取得国家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等级证书和相关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双证书”的理念逐渐为大 家接受,后来,教育主管部门还专门作出了毕业生“双证书”的要求。越来越多同学在取得中专学历证书的同时,又取得大专学历证书。仅2001年就有500余名在校生报名参加全国成人高考,其中432人被正式录取。学校几年来先后组织辅导3500多名在校学生参加20多个专业大专自学考试,并保持较高的自考通过率。多层次多样化办学格局的建立,让学校办学路子越走越宽,社会影响的扩大,又进一步促进了学校的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开始步入良性循环,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扎实而良好的基础。


  • 参与社会办学竞争,申办高等职业学院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能够担当林业现代化建设重任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已势在必行。学校必须积极参与社会的办学竞争,抢占职业教育的制高点。经主管厅同意,在厅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学校走上申办高职学院的第二次创业的道路。

1、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发展至2000年,在中专教育领域已成为全省排头兵,但若以高职教育的标准来衡量,还有较大差距。学校不惜拿出多年积累,倾其所有,自筹3000多万元,建成7000多㎡的综合大楼、8000多㎡的学生公寓和学生服务中心,全面装修改造了原来的礼堂、食堂、干训楼、园柱楼、学生宿舍,重新美化了校园,改造了水、电系统。经过几年努力,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

2、积极提升教学设备层次。在向社会提供技术服务的过程中,我们追踪相关行业中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努力更新提升教学设备,让学生在学校就能接触到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就业竞争力。如社会上刚开始推广应用工程软件时,学校就及时自筹100多 万元,建立了工程软件应用实训室,及时添置了激光测距仪、卫星定位仪等新设备,学生可以在实训室中接受行业最新技术的培训。财会电算化实训室、电子商务实 训室都在那几年相继建成。学校的“植物组培实验室”规模得到扩大,并承担了科技攻关和科研任务,有关老师后来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学校先后建成了校园计算 机网络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CMNS-2000多媒体宽带校园网络系统、远程教育系统、多媒体学 术会场和多个多媒体教室,现代信息技术被应用到各教育环节,在我省教育系统受到好评,并多次接受兄弟学校的学习参观。我们引以为荣的是,这一切绝大多数都 是靠学校自筹资金完成的。那几年,我们把学费收入和技术服务收入的大部分都投入到办学条件的改善中去了,为了学校的发展大局,教职工选择了先牺牲部分个人 利益的做法。多年后,回想那一时期的奋斗历程,我们都不禁为能得到教职工的理解和支持而感动。

3、 重视教师培养,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保障,在申办高职院的过程中,我们同时着手组建适合高职教育的“双师型”师资 队伍。一方面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技术服务项目,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让他们取得各种资格证书和鉴定证书。另一方面学校不遗余力,在新专业创办过 程中送教师进修学习、提高学历层次。我们先后选送20余位教师在职或脱产参加硕士研究生学习,占当时全校教师总数的20%左右,这是很难得的。至2003年高职院批准成立前,我校教师中有副高以上技术职称的44人,占教师总数的42%,在读硕士研究生22人,博士生1人。我们支持教师参加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组织的教材编写和教育研究活动,由我校教师主编或参编并正式出版的全国统编教材及部颁教学大纲达75门;在全国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29篇,获奖论文达69篇;有119项科研、技术推广成果通过鉴定,其中29项获奖。一支素质较高的适合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初步建成。

2003年2月,经过省教育厅组织的省专家组检查评估,省高等教育设置委员会专家投票通过,省政府以闽政文[2013]27号批文同意“在福建林业学校的办学基础上设置澳门新葡平台app官网”,我们终于成功了。经过全体师生员工多年的共同奋斗,我校办学终于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们站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崭新平台上。

2003年10月26日,学校隆重举行了“福建林业学校成立50周年暨澳门新葡平台app官网成立”的双庆大会,3000多位来宾和校友参加庆典,望着欢乐的人群,我们感慨万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坚信,学校的后来者在有50年办学历史的福建林校的基础上,一定有能力让澳门新葡平台app官网的前途更加辉煌!

(作者林威系原福建林业学校第七任校长;苏孝同系原澳门新葡平台app官网副院长、原福建林业学校副校长)

学校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金山路140号 (天麟校区)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海瑞路1号(江南校区)

版权所有:澳门新葡平台app官网校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