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学生专业实践与综合素质培养,园林系风景园林设计2404班班主任江施云老师,在园林系“一站式”带领学生深入解析“五感花园”设计理念与园艺疗法应用,不仅指导参与园林系景观设计协会举办“五感疗愈花园景观设计”大赛的同学整理设计思路,完善设计内容,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更助力同学们通过“自然疗愈”理念实现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世界卫生组织数据表明,全球约70%的人口深受压力及亚健康问题困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愈发突出。在此背景下,基于“自然疗愈”理念的景观设计,正逐步成为改善心理健康的关键途径。五感疗愈花园凭借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的多维感官刺激,打造沉浸式自然体验空间,助力使用者有效缓解压力、调节情绪。比如,色彩缤纷的花卉带来视觉享受,潺潺流水与清脆鸟鸣构成听觉盛宴,芳香植物散发宜人气息,触感多样的铺装材料以及可供食用的植物,共同搭建起全方位的身心舒缓体系。
江施云老师以此次竞赛主题为突破口,通过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剖析,系统地向学生阐释了园艺疗法的核心原理。她强调,疗愈花园设计需要融合生态心理学、人体工程学以及康复医学等多学科知识,从空间布局、植物挑选、感官交互等细微之处着手,达成疗愈目标。“举个例子,针对焦虑人群,可运用曲线路径与柔和色彩引导其放松;若要提升注意力,则可设置触觉丰富的互动装置。”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通过资料收集、草图设计等环节,逐步掌握了从概念构思到方案成形的完整流程。同时,学生们也深刻领悟到,景观设计绝非仅仅局限于美化环境,每一株植物、每一处铺装都有可能成为“疗愈处方”。

此次指导活动的圆满开展,充分彰显了“一站式”学生社区在对接行业前沿、促进学生成长方面的独特价值。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与实际行业需求紧密相连的实践平台,帮助学生在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关注自身及他人的身心健康,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初审:陈颖,复审:吴锦鸿,终审:黄淑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