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夏天

时间:2017年06月30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各位同学,大家好!

就在刚刚过去的五月,学院记者团开展了一次主题为“再见春天,你好夏天”的摄影大赛,如果有展览的话我建议大家去观摩一下,体会一下诗歌中的夏天和摄影画面中的夏天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联系。今天我们继续从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的诗歌开始。

宋代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

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这组诗共二首,但许多选本只看中第二首,因而第一首已鲜为人知。其实第二首虽好,却是第一首的注脚。没有第一首的铺垫和暖场,第二首就显得突兀——譬如题目中明明有“饮”字,而第二首诗中滴酒未见;再有就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只是看到了看问题的“角度”,完全没有看到看问题的“深度”。因此还是将第一首和第二首联系起来欣赏比较好。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译文

天色朦胧就去迎候远道而来的客人,晨曦渐渐地染红了群山。

傍晚泛舟西湖,天上飘来了一阵阵雨,客人不胜酒力已渐入醉乡。

西湖晴雨皆宜,如此迷人,但客人并没有完全领略到。

如要感受人间天堂的神奇美丽,还是应酌酒和西湖的守护神“水仙王”一同鉴赏。

两首诗联系在一起,就知道苏轼的意思是说,多数人游湖都喜欢晴天,遇到“晚雨”就只有喝酒了。殊不知雨中湖山也自有其佳处,这个“此意自佳”就是第二首所写的西湖晴雨咸宜,如美人之淡妆浓抹各尽其态。湖上有水仙王庙,庙中的神灵是整天守在湖边,看遍了西湖的风风雨雨、晴波丽日的,一定会同意自己的审美观点,因而苏轼要请水仙王共同举杯了。

在这里我首先想对参与摄影比赛的同学们说,苏轼眼中夏天早晨的特点是“艳”,不知你们在摄影大赛中是怎么表现的。苏轼把晨曦的绚丽多姿形容得美不胜收,这一个“艳”字,我们可以想象喷薄而出的太阳、山岗上浓绿的树阴······所有这一切都是浓烈的、色纯度极高的;再联想到其他诗人描写夏天的诗句,如王维“阴阴夏木啭黄鹂”,将繁茂的树林中传来黄鹂宛转的啼声描绘的生机勃勃;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将“碧”和“红”突出,还有就是我们这首诗中的“浓抹”也把夏天的“艳”表现了出来;我想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说,如何将这个“艳”字翻译成英语,这就是学问。因此,学习要有个时间的延伸,要向古人学习,我们可以学习古人是如何看待“夏天”的;学习有个门类的拓展,诗歌、摄影、音乐、语言、感情等都可以联系在一起学习的,我们可以比较各种门类艺术家眼中的“夏天”分别是什么样的。

我还想给同学们说的是,“晴天”和“雨天”都有各自的美景,不能老是喜欢晴天,喜欢一帆风顺,不喜欢雨天,不喜欢挫折,一遇到困难,就只有喝酒,只有入眠了。其实人生不可能没有挫折,只是你如何看待它。苏轼不是还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句吗?越是困难的境地,我们越要把它当成是一种阅历,一种经验来看待。人生到底是苦难还是风景,取决于你看问题的角度。

最后我想和同学们分享的是“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湖上的水仙王庙,庙中的神灵是整天守在湖边,看遍了西湖的风风雨雨、晴波丽日的,所以才会将各种现象都看成风景的。这里的意思有点像唐代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只有历经风雨,你才有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格局。对同学们而言,只有增加自己的阅历,多学习,才不会觉得眼前的困难是不可逾越的。曾经有人说过,人的一生,从18岁活到80岁,会遭遇许多的困难,如果从80岁活到18岁,可能会得到许多成就的。这句话相当有道理,这句话也不是不可能的,只要我们在18岁的年纪,拥有更多的智慧而已,而拥有智慧的办法就是学习。

上一条:从撕书大战说起 下一条:小荷才露尖尖角

关闭